关于什么是最好的人生和情感,我曾经有意识问过女儿和朋友。
结果让我诧异,在青年和中年不可逾越的年纪代沟之后,答案惊人的一致,那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身边有相爱的人陪,一生有三两个知己。
这大概能说明,一个人但凡开始经历生活,有正常而独立的思想和感情,对生活的渴求其实都很简单。不论是睿智也好,愚钝也罢,都知道努力奋斗,安放自己的条件并不复杂。
可为什么诉求如此简单的生活,到最后却没有几个人能实现和满足?
以前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再想,只能把这种矛盾归结为人的本能和人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差异这一点上。
在本能中,我们是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让自己最舒服最满意的。有喜欢的事做,有爱的人陪,有懂自己的朋友,这足够称得上圆满。也就是说,一生中需要什么,我们心里早就有统一的答案,刨除好高骛远,刨除幻想和不切实际,这种圆满早就刻在了骨子里,不需要去发现和沉淀。
但在这种简单之上,我们的表现和我们的本能相差千里万里。
哪里有什么喜欢的事呢?一旦我们的喜欢被生活压的重一点,一旦我们的喜欢被现实诱惑的深一点,谁敢说这喜欢就能坚持不变呢?
怎么会没有爱的人陪呢?可一旦那爱的人经历了岁月,一旦那相爱被浸到柴米油盐中发酵,谁敢说自己的爱经得起时间历久弥新呢?
至于知己,哪个阶段没有呢?可真到了需要知己安心的时候,那一茬茬一批批经历过的朋友,又有几个是真的互相用心能在时间里安之泰然的呢?
一切都会变,我们也在变,可就在这不断的变化中,我们却期待在本能中的那几个简单渴望不会变,能一以贯之,维持永远,这本身就是刻舟求剑的行为和心态。
更何况,不断变化的我们,真的能接受那些不变吗?
绝无可能。
历尽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出走岁月,回头照样初心?
风雨情感,恍然真心最初?
它们会等我们吗?我们回头,它们还在吗?就算还在,我们回得去吗?续得起来吗?有勇气重新开始吗?
……
少年不识愁滋味,难道中年老年就识得清楚?
呵呵,谁能说的清呢。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平凡生活欲望化,不也是我们的本能吗?